当前位置: > 中国电动工具网 > > 正文

危机下东莞机电产业:厚街发展新动力

发布时间:2009/7/20 10:23:53 来源:中国电动工具网 【打印】 【关闭】

厚街简介:

全镇电子机电类企业130多家,年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近七成。

家具、制鞋,这两个曾经让厚街光环闪耀的传统产业,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金融危机的双重作用下,从去年开始一直默默承受着各方质疑。而家具厂和制鞋厂陆续传来倒闭、迁移、关停消息,牵动着业内敏感神经,除了传统产业,厚街的哪个产业还有发展空间?

在极力向外界澄清各种倒闭传闻的同时,厚街政府也开始静下心来思索未来的发展路径。厚街镇委书记黎惠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明:“外界对厚街的认识有误区,认为这里只有家具、制鞋等传统产业,今后我们要将机电产业打造成厚街的先进制造业,要让大家知道厚街也有先进制造业。”

在厚街接下来的发展战略中,机电与制鞋、家具并驾齐驱,被作为厚街镇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事实上,东莞的机电产业已拥有良好基础,从厚街镇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全镇电子机电类企业130多家,投资额占47.4%,出口额占72.4%,年增加值占工业产值近七成。显然机电对于厚街来说,仿如“养在深闺人未识”。

“我们将对现有的三星、泰科、昆盈、创科、广泽等一大批电子机电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力争用5-10年将电子机电企业培育成为厚街的优势产业。”黎惠勤表示。

坚持自主创新是东莞企业制胜法宝

厚街是东莞最早发展起来的镇区之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产要素资源,厚街迅速发展成为以家具制造、制鞋、电子信息以及机械电气为代表的专业镇区。在诸多发展因素中,来自企业本身的内在驱动力成为牵引机电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进入21世纪,该镇一些有代表性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始不约而同地将研发中心向厚街转移,这些未雨绸缪之举,为他们在经济危机中积蓄力量、谋求新机遇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

创科集团(TTI)是厚街镇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全球第二大电动工具制造商。为了提高集团的综合竞争能力,创科在厚街镇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450亩大型工业园,以整合集团资源。厚街镇将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充电式工具”制造商的总部基地。

“人家可能认为我们一次性花费10亿,来建一个工业园不值得。”创科集团副总裁何基章说,“这其实是我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方法。”

何基章解释到,这个总部型的工业园不仅整合了集团在厚街的十多家工厂,而且集团分布在欧美、香港等地的研发中心也将搬过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内耗,提高工作效率。“以前我们每个工厂都会单独设立人事部、行政部等部门,但在工业园,只需要一个人事部、行政部就够了。”“以前一个图纸或者设计样板可能要从中国寄到美国,但是现在集中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完成设计,设计好就马上进行生产。”

除了自主研发产品创立品牌外,创科品牌还有一个制胜法宝就是,通过收购百年品牌赢得市场。从2000年开始,创科平均每年收购一家欧美企业或品牌,如欧洲的AEG和美国的MILWAUKEE,在电动工具行业都有逾百年历史。目前集团拥有八个著名的欧美品牌,包括三大产品系列,电动工具、地板护理等。

“厚街台商科技创新营运总部”项目整合全镇台资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链条资源,综合科技创新、设计开发、品牌推广、技术改造、整合资源、企业运营等多功能于一体,将打造成为一个大型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并成为厚街台商的总部基地。

根据功能架构划分,“厚街台商科技创新营运总部”包括纳米科技创新中心等十五大中心,涵盖包括纳米科技、医疗科技、五金工艺、家用电器、环保科技、汽车电子、生物科技、通讯技术、农业技术、机械仪器、纺织技术、鞋材科技、塑料科技、电机电子科技、灯饰设计创意等创意产业,涉及了厚街主要台资企业行业,以及将来会重点引进的行业。

厚街台商协会会长陈宏钦说,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厚街建设“科技创新之都”,使厚街成为全市转型升级战略实施的先锋,促进厚街台商以及外资企业在厚街生根、发展,推动厚街第三产业升级。

政府扶持打造特色支柱产业

今年3月28日,厚街镇与香港爱高集团举行新厂签约仪式。根据合约规定,厚街镇政府计划投入3.5亿元,在厚街科技工业城为爱高集团建设占地378亩、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新厂房,爱高集团将厚街镇的多间工厂搬进新厂房,并扩大投资规模,形成以产业配套,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工业生产基地。爱高高层表示,搬入新厂后,爱高将转身生产高科技产品,提升产品的品种和层次,并将开始研究开发国内市场,开展内销。

“我们现在要申报‘中国电子名镇’,一方面想在产业引导上,让外界知道不要只停留在投资家具、鞋业方面才来厚街,投资高科技电子产业,厚街也是一个好地方,所以申报能起到产业引导作用;二是通过申报工作,能够推动产业调整,能够拿到更多资源推动机电行业发展。”厚街镇委书记黎惠勤说。

金融风暴下促外销转内销

危机之下,难独善其身。但是对于金融危机与东莞实体经济的必然联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宪民坦言:“关键还是市场,以前太看重国外市场,忽视了国内市场。而这当中的反差是,国内的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占领,而国内企业的外销却仍处于中低端水平。”

张宪民的话可谓一针见血,不仅指出机电产业当前所处的尴尬地位,同时也点出了机电产业的发展路径,即拓宽市场渠道,在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开辟新市场。在这当中,厚街的机电企业也开始布局。

创科集团在过去20年生产的产品100%出口欧美。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创科集团将市场战略目标指向拓展内销。该公司已成立了东莞厚街科劲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重点开拓国内市场。集团还计划将属下多家来料加工企业朝着独资企业发展,以逐步取消来料加工企业,重点发展独资企业研发、生产、内销。

与展会融合延伸产业链

本月1日,由广东省政府主办的首届外资企业内销博览会(简称“外博会”)在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据统计,厚街镇以外资企业名义参展的企业达到50多家,展位总数达到160多个,并且企业数量和展位数量还可能增加。众多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外博会”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他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企业知名度,开拓国内市场拿订单。

“以会展经济为特色,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做精做优、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谈到厚街转型升级思路时,黎惠勤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架构。

会展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在厚街镇已有较好的基础。为此,厚街镇政府在培育机电产业的同时,也借鉴会展等发展第三产业,延伸机电产业链。厚街镇镇长陈仲球告诉记者:“厚街的机电产业发展基础已非常坚实,只是过去我们机电行业的产品大多出口,因此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鼓励外资企业开发国内市场,对如何提高机电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我们最近考虑比较多的问题。”

“在东莞,机电行业的产业链是非常完善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机电终端产品基本在东莞可以实现完全配套,为此在市场配套方面,不需要我们刻意地增加某部分,市场的作用比政府的作用要大得多,市场缺哪一部分,企业就会补上哪一部分。现在企业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去补足配套。当前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集群氛围。”陈仲球说,“下一步如何推动机电产业的知名度?展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会充分利用这一届外博会,利用东莞电博会以及高交会、广交会等一些不光是在厚街举办的大型展会,在世界范围内,凡是有利于这些产品推广的展会,我们都会鼓励企业去参加,而且有必要的时候,政府将会组团参加。通过展会,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