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电动工具网 > > 正文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五大特色

发布时间:2011/2/25 13:32:53 来源:慧聪 五金行业 【打印】 【关闭】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将于于2011年3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设计总规模9万2千平米,8个展馆,展位总数4800到5000个。参展企业2000家,到会观众4万人次。展馆中仍然设立了若干个专业馆区,W1、2、3,这三个馆,是以电动工具、汽动工具、焊接为主,E1、2、3、4四个馆,是手动工具馆,E5馆是综合馆。E1馆的C区,130个展区,设为台湾精品五金展区,E2馆AB两个区,国际知名品牌手动工具展区,E3馆BCD三个区,设了五金工具制造设备专区。

1.展会规模提档升级

据了解,2010年第十七届展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证明了中国五金博览会得到了五金行业的高度认可。因此,继续扩大展会规模,提高展会档次,成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的必须之举。

 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2007年展位总量3800个,2008年3832个,2009年3868个,2010年4431个。可以看出,2007年到2009年,展会规模增长比较缓慢,而到了2010年则有了较大的增长。而展会中的特装展台,从2007年到2010年的增长十分稳定。如今特装展台基本占据整个展会的60%,这标志了展会质量的提高。因此,如果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出现总展览面积不足的情况,那么宁可舍弃小展会,也要保住特装展台。这足以说明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展会档次将更高,特装展将更多。

2、参展范围泛五金行业

业内人士罗百辉认为,五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目前的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其参展门类还是比较窄的,有必要开发其他相关的门类,以满足观众对大五金的需求。

事实上,2010年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从到会的专业观众的数据来统计,五金工具占39%,机器焊接占19%,五金机电占25%,其他类占17%。由此可见,参展企业除了五金类企业外,还需开发其他行业的企业来满足其他观众的需求。

3、台湾五金企业相当给力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台湾五金企业开始探索发展大陆五金市场,台湾五金产品的精良品质也受到大陆五金业界的认可。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作为二者沟通的媒介,成功搭建起大陆五金界与台湾五金界合作的桥梁。

具有近60年历史的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凭借在内贸领域的强势地位和影响力,已被业界认同为海内外五金企业开拓中国五金市场的最佳平台,台湾五金企业正是基于此而选择参加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作为开拓大陆五金市场的重要途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特设的台湾精品五金工具展区,将为台湾五金人和大陆五金人更好地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深度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4、重启会期论坛活动

应广大参展商和观众要求,博览会主办方决定重启会期论坛活动。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介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形势,推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本届博览会论坛主题为“2011海峡两岸五金工具行业交流与合作论坛”。

论坛主要内容为:上海市工具研究所总工程师吴祖训做《工具标准及科技进步引领工具行业发展暨海峡两岸同业合作的探究》演讲;台湾手工具同业公会会长林建国做《台湾手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及与大陆同业合作的思考》演讲;论坛主持人、主讲人与台下工商企业家代表就海峡两岸五金工具企业如何开展合作进行交流互动。

5、以推动行业发展为主题

不管是展会的主办单位还是承办单位,都在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同时还要提供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坛。而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举办期间,主承办单位还将尝试推出一系列报告会,由此使展会更加丰富。

另外,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作为高档次的展会,其配合的信息交流平台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经研究,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将尝试在模式上有所改变,改成对行业有推动作用的活动为主,同时,交给有水平、有能力的组织进行操作,而不是协会亲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