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冲压观澜结盟背后(下)
发布时间:2010/3/5 10:09:13 来源:东莞时报 【打印】 【关闭】
设备共享
大型冲压设备只有在大型模具试模时才会使用,一个月不会超过10天,一年下来平均利用率最多30%-40%。而竞争对手的模具即便闲着也不会随意外借,浪费触目惊心。
“在联盟成立之前,我们有一些订单是不敢接的。”夏华发讲到,此前金旺曾经接到过一些“大型连续模具”询盘,但是迫于冲压设备的制约,金旺没有给出报价。
“其实在技术方面,金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的冲床台面超过3.45米就没法操作了,想借用其他模具企业的大型冲床在联盟成立之前更是想都不敢想,同行竞争,怎么可能借给你?”夏华发讲道。
到手的订单吃不下,夏华发自然心痛不已。也正因有过这样的经历,南方冲压联盟找到金旺时,夏华发很快拍板。而就在加入联盟不久,金旺就曾向联盟的另一位成员——塘厦精科五金厂借用过大型冲压设备。
联盟之间借用设备只需支付一定的使用费,使用一般也会根据各自的使用时间错峰,不会产生冲突。但在联盟成立之前,要么自购设备,要么对订单说“不”。
“现在企业拥有的最大型的冲压设备是600吨的,如果购买800吨-1000吨的冲压设备,估计至少要800万元-1000万元的投入。”夏华发说。
但是即使拥有了大型冲压设备,模具企业也并不见得就安枕无忧。盛大志给记者测算过:800吨-1000吨的冲压设备只有在大型模具试模时才会使用,一个月不会超过10天,一年下来平均利用率最多30%-40%。而竞争对手的模具即便闲着也不会随意外借,浪费触目惊心。联盟之后,会员之间的大型设备可以相互借用,利用率也提到60%以上。
而聂国顺直言,联盟的工厂还没有集中到一起,设备共享的效果尚未进入最佳状态。聂设想,“如果搬到一起,就可以共同使用大型的冲压设备,甚至可以实现冲压设备共同投资、在同一个冲压车间完成对应工序。”
联合采购和设备共享只是冲压联盟抬脚迈出的一小步。按照事前设计,联盟下设采购、技术、市场和人力资源四个小组,每组都由联盟会员对应部门派员组成,选举小组牵头人,每个月碰头一次。
在联盟的时间表上,继联合采购和设备共享之后,今年要争取实现联合招聘。盛大志说,联盟后,会员内部之间不会有互挖墙脚的事。“如果我要招人,一定先问问会员企业,是不是从它哪来的,以前的工作记录怎么样。如果有人要从这里走,也问问他想去哪。”除了联合招聘,盛大志说,现在每家企业都有管理干部培训,费用动辄上万元。以后集中到一起了,共同商议课程,共同培训,又能省下一笔不菲的成本。
■能走多远
深度结盟将牵涉利益平衡
冲压联盟目前运行尚好是因为会员可以暂时分享联盟带来的联合采购、设备共享和人力资源等切实利益。未来整合进入到技术和市场订单的深水区,可能就要牵涉到会员之间利益的平衡,甚至是利益的分割。
从初期的“老八股”到现在的11家,联盟完成了一个简短的成人礼,但这显然不是南方冲压给自己设定的阈值,在扩张、吸纳新成员上,联盟内部成员毫不避讳。
上述创瑞精密聂国顺就笑称,刚开始,人少好说话,大了怕弄砸了,所以初期只有11家企业。
如果扩容,未来联盟的边界又到底会在哪里?采访中,会长盛大志略略停顿后向记者给出的答案是“30个左右”。
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旗下《模具工业》杂志主编翁史振的看法是,不会太大,因为太大了不好操作。
翁史振建议,根据联盟企业特点,按照产业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掌控好扩容的节奏。“最好利用联盟章程,对会员企业的表现进行投票,表现不好的要剔除出去。太小的企业进来可能会拿联盟的牌子出去忽悠,一定要规范好。”
撇开规模问题,姚小春思考的是联盟内如何进一步深度整合。采购和设备共享上已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要在人力资源上有所作为,下一步就是技术和市场订单领域。
冲压联盟目前运行尚好是因为会员可以暂时分享联盟带来的联合采购、设备共享和人力资源等切实利益。翁史振提醒,未来整合进入到技术和市场订单的深水区,可能就要牵涉到会员之间利益的平衡,甚至是利益的分割,“在心理上要做好准备,就怕不团结”。
事实上,罗百辉在跟踪观察模具联盟的几种模式中发现,除了纵向工序协作和企业横向联合,还有一种是同行之间的合作,比如共同研发、攻克技术难关等。但这样的合作因为技术壁垒等原因更为少见了。
如何解决联盟深度整合中的难题,翁史振也摇头表示,尚没有一个制度性的两全之策,“联盟没有强制约束力,不执行并不能惩罚”。翁提出,要想做到深度整合,联盟的牵头单位一定要公正持平、不要为自己,要有当“大哥”的精神。
相比之下,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敏对联盟的未来谨慎许多。
“从商业上来讲,联盟当然是可行的,但要做成功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了,而是一个社会和政治的问题了。”王其敏说,日本、韩国和德国都可以做成,他们的集群能力和群体合作精神不是中国人所能比,冲压联盟如果想继续走下去需要有共识。
王甚至不吝援引钱钟书的名言说,“好东西,中国人是见一件毁一件。联盟未来做得怎么样只有天才会知道,关键看能否笼络起一批人。”
事实上,联盟内部也对保持凝聚力这个问题也早早做出安排。“后来者”钰翔精密的盛大志能被推举为会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是11家会员企业中唯一的台商,决策时更能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盛的人品也深孚另外10家企业一致认同。
如果能顺利清理掉前进路上潜伏的地雷,王其敏认为,也不排除联盟像日本的优尼(Unipress)那样最后整合成一个集团公司,变身单一经济实体。
王的这一观点与罗百辉不谋而合,“经营得好,长远看联盟完全可以整合成一个集团公司,甚至是上市,进入一个更稳定的状态。”
王其敏在提醒联盟要团结的同时还表示,官民之间历来沟通很少,联盟除了企业之间的整合联盟,别忘了还要注意与政府、学校、培训机构多沟通、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