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深工具战略转型:渐入佳境二次创业
发布时间:2010/12/2 15:17:25 来源:《首席财务官》 作者:张凤玲 【打印】 【关闭】
2010年10月27日,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深工具”)又提交了一份“稳健“的三季报,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0.6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42.39万元,同比增长27.68%;实现每股收益0.29元。
于2009年8月21日登陆深圳中小板的博深工具一直保持稳健的风格。博深工具CFO李艳敏在石家庄总部接受笔者专访时坦言,博深工具上市也算“寒窗苦读五载”,“不过这次上市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公司财务更上一层楼的过程。”李艳敏表示正在积极进行二次创业的博深工具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次创业
目前博深工具正在进行二次创业。“我们的创始人作为股东,已经全部退到幕后,现在公司所有的高管都是由董事会充分授权的职业经理人,第二次创业就是职业经理人在创业。”据李艳敏介绍,刚刚从知名企业引进的一批职业高管更是对“第二次创业”充满希望。
博深工具创立于1994年,是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金刚石工具、电动工具、合金工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美国博深、新加坡博深两家全资子公司。虽然博深工具已经稳据业内龙头老大,但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因此博深工具还没有达到垄断市场份额的地步,李艳敏谦虚的表示公司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积累。
功成ERP
加入博深工具之前,李艳敏在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务咨询工作。2004年博深工具筹备上市,从而成为李艳敏的客户,就是在双方的不断沟通之中,非常看好公司发展的李艳敏于2006年加入博深工具,带领博深工具上市成为她加入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2009年8月21日博深工具成功在深交所挂牌,开盘报每股17.01元。
博深的法律结构非常简单,40位自然人股东,2个海外全资子公司,没有任何违法和侵权行为,证监会从见面会到最后的招股书公告,主要是围绕财务来对博深工具进行审核。“博深的上市过程得到证监会的一致好评,这是公司几年累积取得的结果,但是一个不得忽视的作用是来自ERP系统的全面上线。”
深入管理
作为CEO“耳目”的李艳敏,非常成功地从财务转型为从事公司的管理业务,并且游刃有余。李艳敏形容做管理就像“做侦探”一样,需要环环扣紧,她曾经把公司一款拥有100多个零部件的产品了解的了如指掌,包括从折旧到性能等等各个方面。“只有熟悉这项过程,才能了解每一个环节,更好的做好经营,财务就是公司的血脉,要流通到公司的每个脉络,身为公司的CFO,我的手也要伸到公司的每个角落,这样才能为公司的决策做良好的支撑。”
这其中“穿针引线”的谨慎态度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谈论一个销售模式的创新,我会用具体的数字说话,销售模式的创新从哪里开始,为何说要创新,有没有数据支持这种创新决策,怎么去创新,又从哪里得出的结论。销售模式改变后会带来多大的增长,又是从哪里增长的,如果是因为控制成本造成增长,那么成本控制又是源于什么地方,是控制原材料价格还是其他方面等等。”这种一环扣一环的链条模式就如同解析“数学方程式”一般,来不得一点马虎。
李艳敏表示,这也是在企业做财务与在会计师事务所做财务的不同点。“做企业需要不断地深入、深入、再深入!分析问题、反馈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并预警问题。”她补充说明,如果在博深工具,想撤离某位经销商,必须拿出足够的数据来支撑这项决策,“翻开最近五年的经销商经营记录,通过数据看这些经销商是不是年年销售平平或存货过多。”她甚至笑谈,这是一个剥皮的过程,做完数据之后,然后还要结合公司的方方面面,反馈给领导,并且解决问题。如果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仅仅是按照标准来发现问题,然后就嘎然而止了。李艳敏深为感触自己也经历了从痛苦适应工作到舒缓享受工作的心里转变。现在公司刚刚招进一位财务副总监,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出身,李艳敏表示他也许目前正处于比较痛苦的转型阶段。“我的建议是即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学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