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电动工具网 > > 正文

中国电动工具市场“十一五”发展回顾

发布时间:2010/11/15 10:37:03 来源:慧聪五金网 【打印】 【关闭】

中国专业电动工具市场自2006年起一直保持着12%平均增长率,截至2008年底,中国专业电动工具市场容量达到1300万台,销售额达到40亿元人民币。与之对应,较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我国专业电动工具行业的产能从2006年的4500万台扩张到2008年的5200万台。

我国专业电动工具市场受下游建筑道路行业、金属加工行业、木材加工行业的需求影响较大。

1、建筑道路行业对专业电动工具发展的影响

从建筑工程行业来看:根据以往经验,建筑行业投资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较为稳定,大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进行转化,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行业的规模。通过对比国内经济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可以发现三者的趋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从2001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现稳步快速增长,尤其在近五年维持在25%左右的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投资同比增速也连创新高。未来,中国建筑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首先,中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这将带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

其次,投资总量仍将保持一定规模。按照“十一五”计划的要求,中国在今后10年,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持续增长。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在今后10年,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将高达2700亿美元以上。

从铁路投资来看:尽管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数绝对量排全球第三,但由于我们人口众多,中国人均铁路营运里程数较低,我们铁路客运密度和货运密度都高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2008年四季度开始,国家确定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铁路投资建设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提出了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扩大内需等刺激经济发展政策。为了加大铁路建设投资,2008年,国家对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了两次较大的改动:一次是2008年11月,铁道部对铁路“十一五规划”目标做了调整,新建铁路由1.7万公里提高到1.98万公里,客运长度由0.70万公里提高到0.98万公里。

一次是2008年11月27日,铁道部出台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方案,《调整方案》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投资总规模也由原先的2万亿调整至5万亿。未来3-5年,铁路建设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

从公路投资来看:进入“十一五”之后,国家基建投资开始向铁路倾斜,公路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复合增长率只有8.8%,远低于铁路基建投资。截止到2008年中国公路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81亿元,同比仅增长6%。

未来在中央加大投资的影响下,公路投资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计划,2009年、2010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根据以往投资情况,公路占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0%以上,预计2009和2010年公路投资额分别为7,900亿元和8,600亿元。

综上所述,建筑道路类行业仍是专业电动工具主要的下游行业,其占到专业电动工具应用市场的一半左右。截止到2008年,建筑用专业电动工具市场规模达到19.72亿元,增长率为9.78%。

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预计未来3年建筑道路用专业电动工具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速,2012年,其增速将达到11.6%,市场规模将达到30.05亿元。

2、金属加工行业对专业电动工具发展的影响

金属加工主要包括黑色金属加工和有色金属加工,其中黑色金属加工主要有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等。有色金属加工主要有铜冶炼、铅锌冶炼、镍钴冶炼、锡冶炼、锑冶炼、铝冶炼、镁冶炼、贵金属冶炼、稀有稀土金属冶炼等等。

从铝加工行业分布来看,珠江三角洲、长三角、环渤海三地区以及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发展较快。2008年,广东、河南、山东三省铝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建筑门窗中,铝窗约占60%左右,塑窗(PVC)约占30%左右、钢窗5%左右,木窗在城市几乎没有使用。中国铝型材有75%左右是使用在建筑行业上用于制作建筑门窗和幕墙。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铝材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交通运输业大量使用工业型材是拉动工业铝型材快速增长的动力,21世纪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首选材料就是铝合金。轨道交通、城市交通、快速客车、轻轨列车主要使用中强韧耐蚀宽幅铝合金型材。此外,集装箱行业、散热器行业、船舶制造等对高强韧耐蚀铝合金材的需求量也较大。

金属加工用专业电动工具在电动工具的三个主要应用市场中所占比重最低。截止到2008年,金属加工用专业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9.40亿元,占总体市场规模的24%。未来随着金属加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金属加工用专业电动工具市场的不断开拓,其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增速远高于建筑道路用和木材加工用专业电动工具。

预计2010年,金属加工用专业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将超过木材加工用专业电动工具市场规模,2012年,其增速将达到17.20%,市场规模达到16.38亿元。

3、木材加工行业对专业电动工具发展的影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木材加工生产大国、竹材制品、人造板、家具、地板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截止到2008年,中国木材加工制造业的产值达3232.33亿元。其中木材产量8108.34万m3,竹材产量12.62亿根,锯材产量2840.95万m3,人造板产量9409.95万m3。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木材加工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为了促进木材加工行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8年12月1日多层胶合板出口退税由5%提高至9%,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通知》,其中家具等木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5%。此外国家出台的拉动内需的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回暖都将促进木材加工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木材加工专业电动工具2012年其增速为3.19%,市场规模达到11.01亿元。

近20年来,我国电动工具行业每年生产产品,有85%~90%供外贸出口,只有10%~15%供国内使用。今年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形势下,全行业生产经营不可能会好。

据正点国际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贸出口数量金额双双下降,一季度二者降幅与上年同期相比都很大,出口数量下降了25%,出口金额也下降了16%,成为近20年来下降幅度最大一个时间段。虽然,从4月份开始,行业外贸出口略有好转,但却仍不能说行业外贸出口已经跌到了谷底。有关人士认为,今年年底,我国电动工具外贸出口能否见底回升,还有待作进一步观察,目前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尚看不清楚。

2009年上半年,我国电动工具外贸出口下降,主要表现欧洲、北美、亚洲这三大主导市场,欧洲尤为明显。欧洲,尤其俄罗斯,今年一季度对我国电动工具进口需求大幅下滑,市场十分低迷。澳洲也同样这样,由于某些电动工具进口商资金链出现断裂而遭破产,上半年我国对澳洲地区出口电动工具数量与金额也大幅下降。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涉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教育、人口资源环境、改革民生、制度建设、国防军事等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不同规划发展期,其具体的指导方针任务及发展的重点各不相同,从“一五”的原苏联设计的大中型项目建设构建中国初步的工业基础,到后来的重工业、国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生活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以及到目前的全面协调发展,兼顾质量与效益等。

中央政治局定于2010年10月15-18日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重点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稿,随着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资本市场的视角也逐渐开始着眼十二五规划进行布局,由于这种中长期规划的内容一般是大而全的,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大多数重要的问题和行业。

我们对十二五规划有什么预期?中国会下调中期增长目标,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调整结构上吗?政府接下来将大力进行哪些重要改革?各地区和行业会确定具体的投资和增长目标吗?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关注什么?